QQ在线咨询

春运首日访长江首桥:藏在铆钉里的精气神

时间:2024-1-29 新华社记者惠小勇 徐海波 王自宸    敲击钢轨、清理异物……身旁是繁忙的京广铁路干线,脚下是滔滔东去的长江水。26日是春运首日,“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在凛冽的寒风中屹立,桥面上一群身穿黄马褂的工人,正沿着铁道逐一检视钢梁、枕木。

  他们是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武汉桥工段的养护工。中午12时40分,记者跟随他们攀上武汉长江大桥铁路桥面开始巡检。10多名养护工站成一排,他们面前放着将要携带的工具。

  逐一清点工具后,他们依次进入防护网内的轨道线开始工作。只见一名工人拿着长长的标尺,在两根轨道间测量一番,然后用漆笔在测量点位写下“+1,0”等字样,有的工人则拿着小锤逐一敲击检查轨枕扣件。

  自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以来,一代又一代“养桥人”每天都重复着这样的工作。“春运开始后,通行列车密度会更大,我们必须增加巡检养护频次。”带队的黄志国说。

  正是由于“养桥人”专注专业的养护,半个多世纪来,武汉长江大桥虽然先后经历8次较大洪水、77次轮船碰撞,依然十分坚固。最新检验报告显示,年过六旬的武汉长江大桥全桥无变位下沉,9孔钢梁、8个桥墩无一裂纹变形,百万铆钉无松动脱落,全桥无重大病害。

  “一年有四季,‘养桥人’要经历五季--春夏秋冬和寒冬。”看到记者冻得瑟瑟发抖,正在检测轨道的养护工陈卿明笑着说,桥上温度平均比桥下温度低5到8摄氏度,江面寒风如冰刀。

  对于从部队退伍的陈卿明而言,军人作风是“刻在骨子里”的,更是“家传”的。陈卿明的爷爷是从铁道兵转业成为第一代养桥人的,父亲陈新国也在桥上干了一辈子。1999年从部队复员时,他主动要求转业为“桥三代”。

  “那里有爷爷和父亲的身影。”他说,从小耳濡目染都是“大桥”,对它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亲切感。

  “人在桥上,桥在心中”。刻在武汉桥工段办公楼上的这几个字,格外显眼。67年来,武汉长江大桥没有发生一起铁路行车责任事故,作为畅通京广大动脉的关键咽喉,见证了一代代养桥人的坚守与一丝不苟。

  在武汉桥工段办公楼一楼主控室,大屏上显示着大桥数十处关键处所摄像头视频画面,分两排摆放的10台电脑上实时更新着大桥上桥梁防撞监控系统和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各项数据。

  “这些年,大桥养护经历了传统手工时代到机械化、再到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跨越。”当了30年养护工的聂亚林对养桥技术发展感受颇深。他说“新时代的养桥人传承铆钉精神,科学养桥,让大桥继续焕发青春。”

  走进武汉长江大桥纪念馆,迎面而来的就是一座象征铆钉精神的巨型雕塑,展示的是几名建桥工人正在给大桥桥梁固定铆钉。

  “大桥钢梁架设时需要利用一项热铆技术,将铆钉加热后由几名工人合力将钢梁和钢板铆合起来。”纪念馆讲解员黄宸子介绍,施工第二年,工人发现有铆钉不能全部填满眼孔,存在最大2毫米缝隙。施工单位中铁大桥局当即决定,铲除已经安装的一万多颗铆钉,重新施工。

  这次经历给施工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大桥建成通车后,一些建设工人留下来,承担桥梁养护任务,成为第一代“养桥人”,并将这种“铆钉精神”代代相传。

  “养桥人传承下来的‘铆钉精神’,就是在工作中追求‘零差错’,让自己全身心融入事业的奉献精神。”武汉铁路局党委副书记王勇说,一代又一代“养桥人”把自己紧紧铆在党和国家的事业上,让长江首桥永不松动。

  新华社武汉1月26日电

快递,<a href=https://www.bjfsdex.com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国际快递</a>,国际速递,国际空运,<a href=https://www.bjfsdex.com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DHL</a>国际快递,<a href=https://www.bjfsdex.com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fedex</a>国际快递,<a href=https://www.bjfsdex.com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EMS</a>国际快递 <a href=https://www.bjfsdex.com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UPS</a>国际快递,北京国际快递,<a href=https://www.bjfsdex.com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国际快递公司</a>,北京国际速递公司,联邦快递,国际<a href=https://www.bjfsdex.com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海运</a>,国际物流

免责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并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上一篇  大幕开启!春运走过七十年
下一篇  潜力、热力、活力:2024年中国春运新观察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