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和平初现,国际海运费用或将迎来价格战_SAL海运水陆路
2025-02-13 14:10:04 2024年,由于红海危机,纺织出口的海运费用动辄翻倍,让很多纺织企业苦不堪言。但随着巴以局势逐步缓和,2025的航运费用出现了明显的下跌趋势。
运费或迎“价格战”
著名海事咨询公司Sea-Intelligence 写道,如果集装箱航运公司能够再次安全穿越红海和苏伊士运河,这可能会引发“价格战”。
过去一年,航运业的航线安全问题成为了全球物流的重大隐忧,尤其是围绕红海和苏伊士运河的航行安全。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装组织对商船的袭击,导致许多航运公司选择绕道非洲南部,避免经过红海与苏伊士运河这一重要的全球航运通道。而一旦红海局势稳定,航运公司重新开启这一航线,可能会迎来一种“价格竞赛”,运费将呈现迅速下跌的趋势。
根据海运分析机构Sea-Intelligence的预测,假如红海航线重新开放,集装箱运输的运价很可能在六个月内下降60%至70%。这一变化将深刻影响全球航运市场的供需格局,并可能带来与2023年底相似或更为严峻的市场状况。
分析认为,一旦航运公司恢复红海航线的使用,运费可能会发生急剧下滑。由于市场需求的供给过剩,集装箱航运市场将陷入一场“价格竞争”。航运公司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可能会不惜降价以吸引客户。
此外,由于利润丰厚,全球海运运力在近些年出现快速增长。
全球运力快速上涨
根据行业研究机构Maritime Strategies International董事总经理Adam Kent最新说法,航运业正面临自2007年以来最严重的运力过剩问题。Kent指出,2024年除干散货船外,其他船型的订单量均大幅增长。去年全球新造船订单量可能会成为有史以来新造船订单量第二高的年份,全年订单量约为1.25亿载重吨(DWT),仅次于2007年约1.7亿载重吨的订单量。
数据显示,2024年造船厂接到的订单比上一年增加了 24%,尤其是集装箱船、油轮和液化天然气船。根据新数据,订单总额达到1903亿美元。
Kent预计未来几年航运收益将有所下滑,但他强调:“这只是温和调整,而非崩溃。”从历史平均水平来看,当前收益仍处于相对高位。他还预计,新造船价格也将有所回落。
中国已成为全球造船业的主导者,生产了约60%的商用船舶和近50%的特种船舶。Kent表示:“中国造船业的进步可能让许多人感到意外,尤其是其生产效率提升的速度之快。”
关税或成重要影响因素
除了航路、运力方面的消息外,关税也是影响航运价格的重要影响因素。
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的贸易政策走向成为市场的焦点。除了对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国的关税调整外,其一系列贸易政策的变动都可能影响全球贸易量和货物流向,进而改变海运市场的运力需求和运价走势。
与此同时,欧盟等地区不断收紧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标准,也在重塑航运业的运营结构,促使航运企业加快向更环保的运营模式转型,但这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运营成本上升的压力。尽管目前具体细节尚待揭晓,但关税征收无疑将触发全球航运市场的连锁反应,其波及范围远不止于大西洋两岸贸易的缩水,更将影响集装箱供需关系、转运策略调整以及货种的变化。
全球严重的通胀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纺织外贸的增长,如果运费真的能有所下滑,对纺织外贸而言不是坏事。但短期内太过激烈的大涨大跌往往会带来很多意料之外的连锁反应,给生意平添不少风险。
以上便是本期飞时达快递为您分享的全部内容,若您还有任何国际物流方面的服务需求,请咨询飞时达快递专业的国际物流顾问。